科普是无尚荣光的伟大事业,是照亮人心的灯塔
吐尼亚孜·沙吾提
科普工作是一项无尚荣光的伟大事业,她是照亮人心的灯塔,是塑造人们科学世界观的基础。我们每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与积淀,都是从阅读科普作品或聆听科普宣讲开始的。所以说,科普书籍和科普作品是各族青少年最初的启蒙老师,科学知识也是我们远离异端邪说的护身符。
一、在新疆,科普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助力贯彻党的方针政策
科普工作者在贯彻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有时其宣传效果是其他方法无法替代的。作为科普工作者,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助力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在新疆,科普工作者要用自己独特的优势为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目标发声亮剑。

用科普做为载体宣传党的惠民政策,是我近两年来的一次成功尝试。大家知道,自2011年以来,在新疆广袤的大地上实施了名垂青史的“安居富民”工程。国家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期间(2011年至2015年),全疆共完成153.62万户的“安居富民”工程,其中南疆四地州(和田、喀什、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苏)为86.82万户,占全疆总计划的56.6%。在此期间农民自筹资金为63.9%,国家帮扶资金总和为36.1%(各方的资金投入情况见表)。

2016年全疆完成“安居富民”工程30万户,其中南疆完成20.71万户,占全疆计划的69.0%;全疆完成各类贫困户17.74万户,其中南疆四地州贫困户为14.53万户,占全疆贫困户计划的81.9%;是年农民自筹部分为59.6%,国家帮扶总和为40.4%(各方的资金投入情况见表)。

2017年全疆完成“安居富民”工程30万户,其中南疆完成20.45万户,占全疆计划的68.2%;全疆完成各类贫困户20.39万户,其中南疆四地州贫困户为16.44万户,占全疆贫困户的80.6%。是年农民自筹部分为57.4%,国家帮扶总和为42.6%(各方的资金投入情况见表)。截止2017年底完成户数为213.62万户,约有854.5万农牧民喜气洋洋地入住“安居富民”房。
按2017年南疆四地州的统计,一般户得到的补助金为2.85万元,其中自治区补助1.85万,援疆资金补助1万,建筑面积一般为80平方米;各类贫困户得到的补助资金为3.2万元,其中中央补助1.4万元,自治区补助0.8万元, 援疆资金补助1万元,建筑面积为40至50平方米,贫困户基本上是不掏分文就可以住上安居房。
2018年计划完成“安居富民”房户数为30万户,是年全疆贫困户计划完成户数为23.06万户,占总计划的76.9%,其中南疆四地州的贫困户为22.62万户,占全疆贫困户计划的98.1%。
全疆的“安居富民”工程将于2020年全部完成,即时,新疆的各族农牧民会悉数告别“土坷垃”房,住上宽敞明亮的“安居富民房”。
“安居富民”工程实施8年来,其发挥的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主要有五,一是这期间新疆发生了破坏性(5级以上)地震40余次,“安居富民房”经受住了考验,无一毁损;二是通过开展各类培训,很多建房农户逐步成长为农村工匠,由此促进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农牧民的增收;三是推动了全疆经济的发展,拉动了钢材、水泥、红砖等建筑材料的需求,也间接拉动了家用电器、房屋装修等产业的发展,为促进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四是增强了党和政府的凝聚力,广大农牧民“饮水思源”,激发了跟党走的自觉性;五是增强了民族团结。
这项“安居富民”工程是有史以来直面新疆各族农牧民最大的民生工程,且这项工程是向南疆四地州倾斜的,是向广大贫困户倾斜的,尤其是向南疆四地州的贫困户倾斜的,政府的补贴也是逐年提高的。做为一名老地震工作者,也做为一名科普工作者,我觉得如果不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大力向广大农牧民宣传这项“利在当下,功在千秋”的惠民工程,实在是愧对党的培养。鉴于此,我于2017年编写了题为《从安居富民工程看党和政府对新疆各族人民的关怀》的科普课件,该课件的主要内容为:①地震是群灾之首;②地震的基本知识;③“地下搞清楚、地上搞结实”是减轻地震灾害的根本措施;④功不可没的“抗震安居”工程;⑤名垂青史的“安居富民”工程。该题目的宣讲遍及和田、喀什、阿克苏、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昌吉的诸多县市,宣讲场次为58场,宣讲语言主要为维吾尔语,受众达3万余人。
二、我走过的科普之路
1、在职期间的科普工作
在科学传播领域,本人多年来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回想起来也有少许的成就感。在职期间,承担并完成的项目和工作有:⑴《汉英维哈地震学词典》(第一作者);⑵《汉英维地球物理学词典》(第一作者);⑶《防震减灾知识通俗读本》(第一作者);⑷审校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的维吾尔译本;⑸审校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防震减灾条例》的维吾尔译本;⑹编写了国语、维吾尔语的《中小学地震安全挂图》;⑺在国内外显著地震时期和其它宣传时段,经常接受电视台、各大报纸等纸质媒体的国语、维吾尔语采访(其中中央电视台3次);⑻2010年3月被聘为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校、新疆行政学院的客座教授;⑼先后在自治区党校、新疆军区司令部、自治区人大机关、自治区政协机关、乌鲁木齐警备区机关、科技厅、财政厅等各大厅局、乌鲁木齐市政府、伊犁州、和田、博尔塔拉等地州、新疆大学、新疆农业大学、新疆师范大学等学校做科普报告百余场。曾荣获“2015年度中国十大科学传播人”的光荣称号。
2、退休不退伍,积极引导受众崇尚科学,为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尽了自己的绵薄之力
退休后,本人现任新疆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科普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新疆科学大讲堂”讲师、自治区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辞书审定专家”。
在退休后两年多的时间里,本人主要随新疆老科协科普报告团赴天山南北共做科普报告102场,其中用国语宣讲31场,维吾尔语宣讲71场,受众达8万人次左右。宣讲的题目有:
①《地震灾害防御与减灾》;
②《地球生物史与人类进化史》;
③《大学——年轻人改变命运的殿堂》;
④《从安居富民工程看党和政府对新疆各族人民的关怀》;
⑤《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伤害大自然意味着灾害的接踵而至》;
⑥《科普是无尚荣光的伟大事业,是点亮人心的灯塔》。
已经编写完毕约50万字的《大地的梦魇——自然灾害》一书,目前该书在中国科技出版社处于审稿状态,预计年内出版。
由这些科普宣讲和科普作品的题目就可以看出,我是在努力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受众,引导受众积极向上。大手拉小手,引导广大青少年从小崇尚科学,为贯彻习近平同志提出的让科技工作“成为孩子们崇尚向往的职业,给孩子们的梦想插上科技的翅膀,让未来祖国的科技天地群英荟萃,让未来科学的浩瀚星空群星闪烁”的伟大构想尽了自己的绵薄之力。引导受众尤其是广大农牧民受众感恩党和政府,让他们紧紧围绕在党的周围,为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落实添砖加瓦。
三、科普演讲艺术之我见
1、科普专家应具有的知识结构
某一领域的专家学者有成为科普专家的潜质,但二者还是有很大的不同。专家学者的特点是“专”,也就是他们在其研究的领域有很深的造诣,但科普专家的特点是“又专又博”,他们不但是某一领域的专家,而且应该具有一个广博的知识结构,涉足的领域应该更加广泛;科普专家应该具有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具有演讲的口才,能将枯燥的专业知识用严谨且通俗的语言逻辑把问题阐述清楚。
2、科普演讲题目的选择
选择科普演讲题目应注意的问题主要有二,一是要选择自己熟悉的领域或熟悉的项目,要认真备课,切忌“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二是科普宣讲虽然无禁区,但内容应该是有所选择的,如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等保密的东西不能讲,另外就是容易引起社会不安的敏感话题不能讲,再就是还无定论的知识也不可以讲。
做为科普工作者,我们也有我们的社会责任。如果某一时期所谓的“科学谣言”满天飞,搞得大众人心惶惶,如出现类似于2011年日本9级地震后在中国出现“抢盐潮”事件,或有人出于某种目的利用其所谓的“科学知识”蛊惑人心时,我们就有责任义无反顾地出面发声。
3、科普演讲应达到的境地
科普演讲是一门艺术,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演讲要有激情,幽默诙谐,巧妙地使用肢体语言。要“因材施教”,让绝大多数受众听懂你的大部分内容。最关键的是让受众受到感染,与受众互动并引领受众的思维,让受众在听完之后有获得感。
4、宣讲标题的选择
①应注意科普标题与论文标题的区别
我们在讲述“水库诱发地震”的话题时,如果起名为《浅谈水库诱发地震的孕震机理及其危害》,则这应该是一篇学术论文的标题,如果将其改为《水库诱发地震到底是什么“鬼”》,则显得其更为“科普”。
②疑问式标题
疑问式标题可以引起受众的好奇心,如《我们对地球母亲的认知到底有多少?》。
③与热点问题结合的标题
社会对科学问题的关注度因时而异或因地而异,如发生强烈地震的时期,人们非常关注地震知识,这时做地震科普则非常受欢迎;在近地小行星掠地而过或“小行星要撞击地球啦!”的谣言四起时,人们则非常关注地外小行星为何物,这时如果推出诸如《地外天体撞击地球之福兮祸兮》这样的题目则会受到强烈的关注。
④直白式的标题
直白式标题可以让受众从题目中“开门见山”地了解你要宣讲的内容,如《地震预报与地震预警的区别》。
⑤警示性的标题
警示性标题可以激起受众对你所宣讲题目的关注热情,受众会有一种迫切想知道“后事如何”的好奇,如《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伤害大自然意味着灾害的接踵而至》。
⑥夸张式的标题
夸张式标题所谈的结果未必出现或未必立即出现,但同样会激起受众强烈的现实好奇心,如《渐行渐近的第六次物种大灭绝意味着人类的大难临头》。
5、一个好的开场白非常重要
开场白是一次演讲内容的精髓,好的开场白可以引起受众的好奇与兴趣,能牢牢地将受众“绑”在课堂内。常用的开场白有以下几种形式:幽默诙谐式、疑问式、悬念式、语惊四座式、互动式、开门见山式、名言警句式、讲科学故事式、视频冲击式等。
开场白要紧扣主题,表达你的中心思想,开场白所涉及的问题,宣讲过程中一般要毫无遗漏地阐述清楚。
6、演讲时的一些细节与禁忌
演讲时不可“不拘小节”,有些细节可以让演讲效果倍增,但有些可以让其“大打折扣”。演讲者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提前到场、提前连接设备、提前试播课件、最好使用自己的计算机。
②只要身体条件允许就应该站着讲,因为这样可以有效地捕捉受众的眼球,还可以充分应用演讲者的肢体语言。
③得体的衣着是对受众的尊重,隆重场合最好是正装登场。便装也是可以的,但切记不可以穿着过于时尚的“休闲装”或过于“凉快”的便装。重点是着装要与宣讲环境相协调,如在地震现场进行的科普演讲,“西装革履”显然与环境格格不入。
④手势和“立姿”中也有禁忌,如不可以双手背后、双臂抱在胸前、两手插兜、抖腿、不停地摇晃、用食指指向受众、单调重复一个手势、挖耳朵、抹鼻子等。
⑤如果阐述的科学问题有不同的观点和假说,则应该尽力将各种观点一一表述,并尽量摆明自己的观点或倾向,并讲明哪一观点是主流。如石油形成理论中的“有机论”和“无机论”。
⑥不可轻易指名道姓说哪位专家的某一观点是“一派胡言”,也不可以轻易将某种学派或观点说成是“谬论”,但友善地质疑或中肯地批评是可以的。
7、好的课件是演讲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要在课件制作上下足功夫,制作的课件要有美感,要做到图文并茂;其文字应该是提纲式的,一般不宜过多;插图或视频要为主题服务,让图片(视频)自己说话,所插图片(视频)应具有震撼力,能抓住受众的眼球。
8、科普演讲中的语言
①演讲要铿锵有力,声音洪亮,自信心十足,但切忌盛气凌人,更不可以用一种“学霸”的姿态目空一切,要以谦卑的态度尊重受众;要尽力提高语言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拉近与受众的距离。
②通俗,尽量不使用太专业的词汇或语句;
③互动与提问必不可少;
④要“入乡随俗”,适当加入一些地方元素和时代气息;
⑤时尚词汇的适当运用可以拉近与特定人群之间的距离,但不宜太多;
⑥低俗的时尚词汇不可使用。
2015年我曾获得“中国十大科学传播人”的光荣称号,2018年5月,我作为中国百名基层科技工作者荣幸地参加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的“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科协成立60周年百名科学家、百名基层科技工作者座谈会”,列席了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的开幕式,得到了与众多国之精英同堂交流学习的机会。回想起来,我的心情无比激动,也学到了很多知识,开阔了眼界,尤其是亲耳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让我获益无穷。我没有做出太多的成绩,接受这些殊荣是受之有愧的,感谢培养我的党和祖国,感谢组织对我的厚爱。这是我人生经历中的荣耀,也是让我享用一生的无尽财富。我会以此经历不断激励自己,在今后努力做好深爱的科普工作,使自己变成一颗传播科学知识的蜡烛,让自己的科普作品和科普宣讲成为各族青少年的启蒙老师之一,成为塑造受众科学世界观基础的一部分,用科学知识引导各族青少年迈上积极健康的人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