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      发挥优势      老有所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协会建设
阜康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事迹简介
发布日期:2019-02-20 11:22:17   作者:   来源:    阅读:

2018年,阜康市老科协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科协的支持下,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切实做好老科协“四服务一加强”工作,进一步完善组织机构、健全规章制度,充分调动老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发挥老科技工作者的智慧、技术和经验优势,开拓了老科协工作新局面。

一、加强自身建设,是做好老科协工作的基本前提

阜康市老科协成立以来,始终把老科协的自身建设放在首位,作为履行职责的重要抓手和保障。首先,强化思想建设。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组织老科协讲师开展十九大宣传培训3场,培训250人(次)。与市科技局党支部联合开展“党旗映天山”主题党日活动,重温入党誓词、传唱红色歌曲、发声亮剑、学习《党章》《监察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组织参加第二十个党风廉政教育月活动,开展了“谈思想、谈根源、谈危害、谈教训”为主题的典型案件警示教育大学习大讨论。通过各项活动的开展,使老科协会员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其次,强化组织建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好老科协组织,做好老科协工作,关键在于加强老科协组织的自身建设。阜康市老科协自成立以来,许多会员随儿女生活离开了阜康,有的会员因为身体有病参加活动不便,较难履行工作职责。针对这种情况,按照新疆老科协七届三次理事会的安排部署,及时更新了理事会成员和部分会员,重新划分工作小组,吸纳新鲜血液,保证了老科协队伍的稳定性,使老科协组织得到加强。调整后的老科协,根据每位会员的工作实际成立了“农业科普”、“决策咨询”和“教育卫生”三个专委会,专委会分工协作,在科普进乡村、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的“四进”活动中发挥老科协的独特优势,受到基层单位的好评。

二、发挥自身优势,开创老科协工作的新局面

(一)以项目为支撑,积极开展科学大讲堂活动。极积争取自治区老科协项目的支持,在阜康市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科学大讲堂”活动。

一是在自治区老科协的支持下,2017年申请的“农村中学科技馆”项目现已落地九运街中学,该科技馆自建成以来,每周开放四天,运行一年来,参观师生千余人次,良好的科普社会效应逐渐显现。

二是邀请自治区老科协讲师团专家先后开展了四个系列的专题讲座,共举办讲座19场,培训机关干部、中小学生、社区居民和农牧民3600人次。

三是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居民素质大讲堂活动,邀请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副校长、副教授倪立保和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名誉主任涂良珍为阜康市博峰、阜新、准东3个街道办事处和滋泥泉子镇居民群众讲授新疆“三史”、医疗保健等方面的知识。

四是开展了5·12防震减灾专题培训。邀请自治区老科协吐尼亚孜·沙吾提等四位专家,为阜康市三个街道办事处、两个村、3个重点场所举办了专题系列培训,全面提升公民的防震减灾意识。

五是邀请老专家李忆祖,中科院新疆分院青年科学家宋华刚为市一小、三小、五小和城关中心小学举办了开展科学创造,天文知识科普专题讲座,受到了小朋友的热情欢迎,促使科学的种子在小学生中萌发。

六是邀请“中国老科协科学报告团”国防大学教授孙旭,以“中国梦

强军梦”为主题,分别在市党校报告厅、市一、二中为广大干部、官兵、师生上了两堂生动的国防教育讲座。讲座既有思想高度,理论深度,又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感染力,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提高了国防观念。

七是邀请新疆科技服务中心、新疆老科协常务理事吐尼亚孜·沙吾提、高国英两位专家,分别前往全市4个乡镇、6个行政村、2个市级医院开展地震科普、防震减灾以及地震应急避险自救等相关知识的讲座。

(二)发挥市老科协科普“讲师团”技术优势,开展科普教育 “四进”活动

为使讲师团工作更贴近实际,讲师团团长董建强多次赴部门乡镇进行调研咨询,了解基层的需求,并根据基层实际,举办了设施农业、农作物绿色栽培与管理、农产品市场营销、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动物疫病的防控等六项专题科普讲座,受到乡镇的好评。市三小退休教师郭静明分别在市一小、市三小、市五小、市厦门实验小学、城关镇中心学校,开展了以科技手工作品制作为主题的科普讲座,还为市三小打造了“创意天地”科技制作室,其中“他山之石”岩石标本,受到了学校师生的欢迎。市公证处陈江南律师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开展了法制进乡村工作,他每月定期去城关镇坂干梁村、河南庄子村和山坡村,对村民进行法律辅导、法律咨询,并对村委会对外经济合同进行把关,使村干部、村民的法律意识得到显著提高。市计生站原站长徐建凤发挥自身优势,对社区居民进行健康知识讲座,指导居民科学健身,提高疾病防范意识。

三、协助市科协全力提升公民科学素养

一年来,协助市科协统筹各成员单位抓好青少年、农民、城镇劳动者、领导干部与公务员、社区居民五大重点人群的科学素质行动。共开展公民科学素质和技能培训659期,6万人次。其中:十九大创新理论和新时代农业农村政策163场次,培训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基层党员、访惠聚工作队员等1.7万人次;农牧民科学素质行动培训345场次、30295人次;社区居民科学素质行动培训72场次、7125人次;就业和产业工人培训56场次、3618人。发放科普资料8万余份,组织文体活动100余场次,播出各类新闻40多条,播放科教类电视节目432期。

四、坚持“四个服务”,为老科技工作者发挥作用搭建平台

(一)为老科技工作者服务。利用重阳节等节日组织会员开展活动,组织会员参观了新疆科技馆、新疆农科院安宁渠实验农场;慰问为阜康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老科技工作者;鼓励会员们参与各类书法、绘画、摄影、艺术活动,丰富会员文化生活。邀请医学专家开展中老年健康讲座,让他们感觉到老科协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二)为党委政府的科学决策服务。老科协的会员中有一些阜康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大家坚持围绕市委、政府关切、科技人员关注、人民群众关心的重大问题为切入点开展调研。在阜康市“两会”上以提案的形式向市委、市政府建言献策。

(三)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市老科协紧密配合科技、科协、农业、畜牧、卫生、教育等部门,共同参与“科普日”、“科技活动周”和“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等活动、深入学校、社区、农村和企业,开展了一系列贴近生产、生活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科技、科普活动,在活动中充分发挥老科技工作者的智慧、能力、经验优势,进一步提高老科协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和服务发展的能力。

(四)为扶贫和创新驱动发展服务。在开展服务“三农”活动中,市老科协组织老专家深入村组、农户传授、指导科学种养、科学管理、科学防疫的知识和技能,为农村培养科技能手、创业带头人,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发挥了传帮带的作用。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