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      发挥优势      老有所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五老品牌 | 老科协大学堂
流动科普进乡入村
发布日期:2019-02-19 18:01:00   作者:   来源:    阅读:

——新疆老科协“科学大讲堂”宣讲活动综述

“科学大讲堂”是新疆老科协面向各族群众开展科普宣讲,提高公众科学素质,服务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一项品牌工作。2016年以来,在自治区科协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在新疆科技服务中心的密切配合下,新疆老科协以“科学大讲堂”活动为平台,充分发挥人才优势,组织老科技工作者连续三年奔赴南北疆,开展基层科普宣讲活动。三年来,宣讲团深入全区9个地州市、45个县市区,累计举办讲座450场,受众达30多万人,特别是实现了南疆4地州33个县市(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的全覆盖,对提高各族群众科学素质、全面凝聚民心、维护和谐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领导重视组织有力是根本

作为自治区科协的直属学会,新疆老科协坚持把开展“科学大讲堂”宣讲活动作为重点任务,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组织保障,围绕科学普及“去极端化”,实现整体统筹、全局谋划、高位推动、组织高效,在全社会积极营造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

思想认识到位。科学素质是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重要因素,宗教极端思想之所以在一些地方易于传播扩散,与那里的公民科学素质较低有密切关系。宗教极端思想渗透蔓延是影响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最大现实危害。新疆老科协高度重视科普工作,把服务公民科学素质的提高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以开展“科学大讲堂”宣讲活动为抓手,用科学知识揭露宗教极端思想的本质,肃清宗教极端思想的流毒,增强广大群众的辨识能力和“免疫力”,努力维护新疆社会和谐稳定。

组织保障到位。为进一步做好宣讲工作,新疆老科协成立了科学普及专委会,组建了有30多位成员的新疆老科协“科普报告团”,全面负责开展此项工作。每年详细制定宣讲工作方案,规划宣讲路线图,做到有计划、有部署、有落实、有信息、有反馈。在三年来的每次宣讲活动中,新疆老科协会长张国梁和各位副会长都亲自带队,与专家同行,与群众交流,提振信心、鼓舞士气,确保每场宣讲活动都顺利开展。

协作联动到位。宣讲活动得到了自治区科协、各地州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新疆科技服务中心精心设计方案,积极与地州科协对接,提供人力财力服务,每次活动安排专人全程配合,积极做好专家服务、协调联络、后勤保障等工作,确保每次宣讲活动顺利开展。活动采取“3+1”联动模式,由自治区科协、地州市科协、县市区科协三级科协,再加上各单位“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四级联动、统筹协调、共同落实。每次活动由自治区科协下文并提供经费保障,各地州市、县市区统筹协调安排行程,“访惠聚”驻村工作队积极配合组织群众,活动开展得有条不紊、务实高效,远超预期效果,取得热烈反响。在喀什疏勒县仅一场宣讲的人数就达上万人,村民在广场上席地而坐、秩序井然。

问题导向选中讲题是前提

办好“科学大讲堂”宣讲活动,关键在于选题,主题选好了,活动就成功了一半。新疆老科协紧紧围绕自治区中心工作,深入调研、精心选题,从不同的角度和形式,不断丰富宣讲主题和内容,从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祖国统一等方面进行授课,切实提高宣讲成效。

突出时代主线。宣讲活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治疆方略特别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以《十八大以来新疆改革发展取得的成果和城乡发生的巨大变化》《紧紧围绕总目标,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牢固树立中华文化共同体意识的现实和历史意义》为题,紧密结合十九大精神,讲解十八大以来发生在群众身边实实在在的变化,使各族群众深切感受党和政府的温暖,增强“五个认同”,自觉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突出科普特色。“科学大讲堂”宣讲选题围绕科学与认知、科学与生活、科学与生产三个方面,将科学性与群众性有机结合,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科学认知能力,引导各族群众崇尚科学文明生活,树立科学发展理念。以《地震灾害防御与减灾》《地球生物史与人类进化史》为题,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角度向各族群众阐释和宣传科学技术在改善人们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引导群众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突出有破有立。开展宣讲活动的重要目的是帮助各族群众擦亮眼睛、明辨是非,自觉抵御极端思想渗透。以《正信伊斯兰教与极端伊斯兰教的区别》《明辨是非,远离宗教极端》《围绕总目标,促进宗教和睦和谐》《新疆历史进程中的国家认同》为题,引用大量真实案例,帮助各族群众正确区分民族风俗习惯、正常宗教活动与非法宗教活动、宗教极端思想,大力宣传国家法律法规和民族宗教政策。

政治可靠生动宣讲是保证

宣讲工作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参加报告团的教师必须政治可靠、立场坚定,宣讲内容必须经过严格把关,维护意识形态领域的绝对安全。宣讲教师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利用群众身边的鲜活事例,进一步提高宣讲的传播力、引导力和影响力,确保宣讲内容入心入脑。

政治过硬。新疆老科协在组建“科学大讲堂”宣讲团时把政治可靠作为第一原则,宣讲团成员都是经有关部门推荐,经过本单位和组织的严格审核,聘请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宣传部和广播电视台选定的资深宣讲专家,成员来自自治区党校、自治区地震局、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大学法学院、新疆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司法局等不同单位和系统。宣讲团成员结合各自的专业专长,宣讲内容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政策性、导向性。

作风过硬。宣讲活动集中安排在每年5月中旬至8月,从新疆东大门哈密地区沿天山西行至祖国版图最西端的乌恰县,横跨新疆2000多公里;北起伊犁河谷向南进入塔里木盆地腹地的安迪尔乡,延伸至昆仑山下的和田地区,累计行程约50000多公里。炎炎烈日、路途奔波对“科普报告团”成员来说是家常便饭,但是从未有人叫过苦、喊过累,在任何环境下都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讲好每一堂课。在皮山县热合木吐拉·艾山教授在户外顶着40度的高温为群众讲课时,一位农村妇女自发地为他撑伞遮阳,怎样劝说都不愿离开,直至讲课结束,令在场所有人为之感动。

责任过硬。对于“科学大讲堂”宣讲团成员来说,用更多的知识来教育和影响基层群众,是每个人扛在肩上的责任和使命。大家怀着对党和国家事业的无比忠诚,不惧一切困难挑战,始终坚持把使命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勇于担当,无私奉献,共同致力于加强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不少场次群众积极要求再讲讲、再举一个例子。有的群众当场用维吾尔族最高礼仪,向讲课老师敬献花帽。疏勒县阿拉甫乡村民阿不都热依木为宣讲组写了感谢信,信中说:“宣讲让我们理清了许多过去不明白的地方,学到了很多知识,老师们辛苦了,感谢你们!”

群众欢迎深受教育是目的

开展“科学大讲堂”宣讲活动,在提高各族群众科学素质水平的同时,用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武装各族群众头脑,充分发挥科学普及“润物细无声”的作用,逐步让各族群众对待科学的态度有改变、有进步、有升华,适应现代文明生活,筑牢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思想基础。

宣讲改变了认识。买买提·托乎提副教授是新疆电视台维吾尔语特约评论员,每到一处,都会受到广大基层群众的热烈欢迎。在于田县的一次讲座后,一位大妈紧紧拉住他的手说:“你讲得太精彩了,我们平时很少听到这样像讲故事一样的宣讲,听得我都流泪了,如果你们早点来宣传,我们的孩子、亲人也不会受到极端思想的影响了”。在叶城县,尼亚孜·艾买提一级警督围绕自治区去极端化条例、自治区宗教事务条例,为群众带来正信正行,以生动的事例让现场听众潸然泪下。村民帕提古丽·吐尔逊动情地说:“老师给我们介绍了国家的法律政策,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我丈夫所犯错误的严重性,党和国家正在挽救他,我们要倍加珍惜现在的生活,努力通过劳动过上美好的日子。”

宣讲凝聚了人心。在鄯善县的宣讲活动中,买买提·托乎提副教授主动要求到自己的家乡鲁克沁镇讲课。他告诉家乡的亲人们,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大力实施“九大惠民工程”、深化“访惠聚”驻村工作、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他还用自己的成长史现身说法,教育感化家乡父老乡亲,希望各民族团结和谐、共同富裕、文明进步、维护安居乐业的新局面。在伊犁州尼勒克县,为了方便群众,有几节课安排在晚上,买买提·托乎提看到很多群众在夜色中都站着听课,很受感动,于是他就同群众一起,站着讲完两节课。讲课结束后已是深夜12点钟,村民们拉着他的手久久不愿离开。

宣讲惠及了民生。新疆老科协以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为重点对象,围绕新疆粮食、棉花、特色林果业、畜牧业和区域性特色农业,认真做好农牧业实用技术知识的宣传、普及、培训和示范,不断增强农民运用科技增收致富的能力。针对脱贫人群因病返贫的特点,积极开展健康讲座和送医、送药品等义诊活动。南疆新和县村民努日古丽说:“我有肺结核病13年了,一直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在专家的帮助下,我去了县医院检查治疗,现在病情好转了,身体情况越来越好,我心里特别感谢党和政府。”

科学普及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涉及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各类人群。三年来,“科学大讲堂”宣讲活动通过一次次面对面地宣讲,帮助各族群众提高了科学认知、明辨是非能力,增强了基层干部、宗教人士、信教群众、青少年学生崇尚科学文明理性、远离宗教极端思想的觉悟,得到各族群众的欢迎和认可。新疆老科协将继续发扬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的钉钉子精神,不断推进宣讲活动走遍天山南北,为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而不懈努力。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