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4日,新疆老科协邀请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营养科医师、中国注册营养师李悦到老年科技大学授课。

李老师是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营养科主治医师,中国注册营养师,新疆营养学会学生营养与健康专业委员会委员,新疆营养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近年,她在人民网、科普新疆等栏目发表科普文章20余篇,有丰富的科普工作经验。这场健康课面向14个地州市分校、96个区县级教学点和125个社区乡镇教学点的老年学员同步直播。
本次课程李老师围绕“识破陷阱:保健品有哪些常见的‘坑’?”、“端正观念:如何正确看待保健品?”、“实战技巧:手把手教您科学选购”三方面为学员解惑。讲座开篇,李老师就明确指出“保健品≠药品”的核心认知——保健品作为食品的特殊种类,仅能调节人体机能,绝不能替代药品用于疾病治疗。她结合临床中遇到的真实案例提醒大家,部分老年朋友因轻信“保健品能治病”的虚假宣传,擅自停用降压、降糖等治疗药物,最终导致病情延误甚至引发严重并发症,这样的教训尤为深刻。

针对保健品消费中的常见陷阱,李老师逐一拆解:从“免费体检、赠送礼品”的吸引手段,到“伪专家证言、夸大功效”的推销话术,这些套路往往抓住老年人渴望健康的心理布设骗局。她特别强调,面对宣称“包治百病”“神奇疗效”的产品,一定要保持警惕,切勿冲动消费。
在“如何科学选购”环节,李老师给出清晰指引:一是选择正规渠道,到证照齐全的商场、药店购买,远离流动摊贩与非法集会推销;二是认准“蓝帽子”标识及“国食健字”批准文号,可通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平台查询真伪;三是仔细核对产品成分、适宜人群、食用方法等关键信息,确认是否符合自身需求;四是务必留存发票等购买凭证,以便出现问题时依法维权。

互动环节中,学员们踊跃提问,李老师结合专业知识逐一细致解答,现场氛围热烈。不少学员拿出纸笔认真记录要点,纷纷表示这场讲座解决了自己长期以来的认知困惑,增强了风险防范意识,学会了辨别保健品真伪的实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