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老科协赴阜康市调研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为进一步了解我区农民合作社发展情况,近日新疆老科协副会长李寿山及常务理事一行四人在阜康市开展调研。调研组走访了3个具有代表性的合作社,并与30余位市、乡镇、村领导及合作社负责人进行座谈,深入了解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运营、产业链延伸、产业在乡村振兴和巩固脱贫成果中的作用。
阜康市现有依法登记的农民合作社405家,运营正常的138家,其中,养殖业59家、种植业45家、供销10家、农机服务业10家、林业8家、刺绣2家、旅游2家、水利2家,已创建国家级示范社1家、自治区级示范社17家、州级示范社25家。其产业逐渐从传统种养业向农产品加工、休闲观光旅游农业、民间工艺制作和服务业延伸,呈现出“合作社+ ”的积极态势,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了重要承载性作用。但与此同时,合作社也面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实力不强等问题。

调研组在阜康市新天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听取理事长介绍
调研组了解到,在阜康市合作社的运行模式中,有企业带动型、土地流转型、特色产业型、企业联营型、专业服务型等多种形式,推进了产供销一体化发展,延长了产业链,在带领农民建设现代农业、参与市场竞争、提高农业生产和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调研组与有关部门领导、合作社负责人座谈
在调研与座谈中,大家普遍认为,提升农民合作社规范化水平,以制度促规范、以规范促发展,构建激励约束机制、金融支持、多方协同的政策支撑体系,是今后合作社发展的首要问题。
调研组建议,在主导产业中,建立龙头企业与专业合作社的紧密合作机制,引导龙头企业参与合作社的经营与管理,充分发挥合作社带动农民的作用,为巩固脱贫成果奠定基础;同时,总结梳理合作社发展方面好的经验,积极探索有效的的融资方式,进一步助推农民合作社的规范化、规模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