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新疆老科协在学党史强党性活动中,认真总结近年来的工作经验,充分发挥党和政府联系广大老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作用,坚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不断密切与老科技工作者的思想沟通、情感交流与工作联系,推动老科技工作者老有所为、积极作为,在决策咨询、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推动科技为民服务等方面发光发热,切实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新疆老科协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凝智聚力,服务新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近几年来,新疆老科协围绕党和政府关心、科技人员关注、人民群众关心的重大问题,紧扣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主题,发动各学科领域的老专家,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开展调研,形成了一批高质量的报告,得到自治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关注和批示,切实发挥了决策咨询的职责。举办了“新疆现代畜牧业发展”“新疆牧草种业发展”论坛,深入探讨促进新疆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途径与措施,加快新疆由畜牧业大区向强区迈进。针对我国牧草种子主要依赖进口的现状,为确保国家种子安全实施了《西部六省区建设草种子专业化生产带可行性研究》项目,形成的《关于在我国西部六省区建设国家草种生产带的建议》,部分观点被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采纳。五年来,共承担新疆畜牧业、林果业、肉苁蓉、双创、电商产业、玫瑰花特色产业链等22项专题调研,为地方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建议,获中共中央办公厅批示、自治区党委政府批示和厅局采纳的建议15项。每年提出的调研报告、建议,自治区党委政府分管领导都亲自听取汇报。其中,《关于建设万吨牧草种业基地,加快脱贫进程的建议》《关于补齐新疆林果产业链短板,提高脱贫攻坚的建议》《关于新疆特色驼奶产业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与提升扶贫功效的建议》《关于解决好药食同源政策性瓶颈问题,大力推进新疆扶贫沙产业发展的建议》等,以自治区科协党组或国家科技思想库决策咨询建议形式上报自治区人民政府。自治区人民政府主要领导对建议作出重要批示,自治区党委政府分管领导主持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建议的落地措施,并将牧草种业发展的相关建议列入自治区“十四五”规划。
2021年5月10日至6月20日,由新疆老科协牵头,联合新疆财经大学旅游学院和中科院生地所新疆旅游研究院等组成专家组,在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中国老科协副会长、新疆科协名誉主席、新疆老科协会长张国梁带领下,赴喀什地区、阿克苏地区等8个地州、19个县市、65个景区和景点,针对新疆旅游产业提质增效问题开展专项调研,形成了《新疆旅游产业提质增效的建议》,为新疆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问诊把脉。《建议》受到自治区党委主要领导重要批示。

新疆老科协调研新疆旅游产业
情系基层,服务全民科学素质提升
根据2015年新疆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新疆公民科学素质为3.97%,与全国公民科学素质的6.2%比有较大差距,南疆四地州更是远低于全疆平均水平。新疆老科协和科技服务中心针对南疆农村实际,大力开展科普去极端化工作。
科普去极端化以新疆科学大讲堂为载体,有效融合科学传播各要素,连续多年坚持不懈地开展科普宣讲,已形成重点服务农牧民科学素质的科学传播品牌。截止目前,组建了110人的科学传播专家团队,形成了特色突出、专业门类齐全的特色讲座。《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十八大以来新疆改革发展取得的成果和城乡发生的巨大变化》《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突出时代主线,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的治疆方略和社会稳定长治久安总目标;《地震灾害防御与减灾》《地球生物史与人类进化史》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角度,引导群众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信伊斯兰教与极端伊斯兰教的区别》《新疆历史进程中的国家认同》引用大量真实案例,帮助群众正确区分民族风俗习惯、正常宗教活动与非法宗教活动、宗教极端思想。通过一次次面对面、接地气的宣讲,帮助各族群众提高了科学认知、明辨是非能力,增强了基层干部、宗教人士、信教群众、青少年学生崇尚科学文明理性、远离宗教极端思想的觉悟,得到各族群众的欢迎和认可。不少场次群众积极要求再讲讲、再举一个例子。有的群众献花、送感谢信,有的当场用维吾尔族最高礼节,向讲课老师敬献花帽。在于田县的一次讲座后,一位大妈紧紧拉着宣讲老师的手说:“你们讲得太精彩了,我们平时很少听到这样像故事一样的宣讲,听的我都流泪了,如果你们早点来宣传,我们的孩子、亲人也不会受到极端思想的影响了”。同时,针对南疆农村特点,新疆老科协在科普宣讲中专门增设了《健康快车》,组织医疗专家开展传染病防治、农村常见病防治等医疗科普宣讲和义诊活动。五年来,新疆科学大讲堂累计举办培训5528场,受益群众125.1万人。
2021年,根据各地区的需求,突出双语科普宣讲为主,坚持“讲好科学故事、倡导文明理性”的理念,组织科学大讲堂讲师团专家50余人次,赴和田、喀什、克州、阿克苏、伊犁等地开展政策宣讲和农牧业技术的培训,共举办培训236场,受众人数达到2.79万人次,举办双语健康讲座和义诊活动85场,受益群众9000人次。通过开展健康生活科普服务,提高南疆各族群众健康水平,稳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进一步向群众传播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生活的重要性、了解慢性病和高发传染病相关知识,增强疾病防控意识。新和县新和镇尤鲁都斯社区居民海日古丽·亚森说:“听了自治区专家的宣讲,让我深深懂得今天的美好生活是党的好政策带来的,我们要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同时我还了解了许多科技知识,懂得了怎样使自己的身体更健康。”

各族群众认真听取专家宣讲
针对疫情新情况,新疆老科协创新工作方式,探索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扩大传播影响力。一是结合防疫要求,2020年开发制作了19集视频科普讲座资源,总时长1286分钟,通过自治区科协官网、微信公众号、自治区老干局视频线上平台进行传播。二是2021年与和田地区广播电台合作制作《科普和田》栏目,面对和田地区160万人口,邀请专家远程为听众传播科学知识。截止目前,已制作播放传染病防治、儿童疾病预防、水的科学等14期节目。
服务企业,助力新疆创新驱动发展
新疆老科协响应党中央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把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智力和技术服务作为重要任务,团结动员广大老科技工作者参与创新驱动发展,主动融入经济建设和科技创新主战场。从2016年起连续六年举办“双创”培训班共10期,培训学员800余人。通过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帮扶,提高创业者对“双创”的理解和认识,帮助创业创新达人开拓眼界,增强能力。
2021年新疆老科协联合科技服务中心与“科创中国@新疆”部分试点合作,在和田、伊犁、喀什、克州举办自治区“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电商培训班四期。培育当地的企业经营者、合作社负责人、电商创业达人等200余人。培训班以转变青年创业者思维观念为导向,推动农产品产业链、供应链与直播带货等新业态相融合,激发创新活力,培养一批具有互联网思维和电商理念,掌握电商营销方法技巧的青年创新创业人才。专家们通过直播脚本设计、直播产品讲解、短视频平台的运营等内容,针对学员提出的问题与疑惑,及时作出讲解,让学员们清楚了解直播规则;用电商创业案例为青年们提供创业思考;系统介绍新疆电商的发展历程,对电商与兴趣电商兴起背景下的电商创业如何转型进行解题;资深运营商给学员们分享短视频电商的团队搭建与转化及新疆特色直播间创造的实操经验。
喀什疆果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志英是2017年双创培训班的学员。她和几个小伙伴创业成立电商企业,采用“电商企业+合作社+种植基地”的运营模式,以新疆特色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和销售为主,年销售收入从2017年的2千多万发展到2020年的上亿元,促进了当地电商产业的快速发展。

双创培训班老师与学员交流
为助力乡村振兴,新疆老科协重点打造科技示范基地。支持基地在科学研究、合作推广、示范带动等方面高质量发展,通过示范基地的引导和示范,带动周边地区农业产业升级,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新疆沙漠枣业有限公司和新疆瑞吉兰德牧草有限公司分别被确定为中国老科协科技示范基地和新疆老科协科技示范基地。新疆沙漠枣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策勒县智慧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鹏,在沙进人退的风口阿日希村安家落户,发展林果业。经过12年的滚动开发,2000多亩沙丘变成了绿洲,成为自治区特色林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同时带动阿日希村脱贫致富,人均纯收入比10年前增加了5.5倍。

中国老科协授予新疆沙漠枣业有限公司科技示范基地铭牌
银龄互助,率先成立新疆老科协老年科技大学
新疆老科协通过不断增强老科协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把广大老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为切实提升新疆老年人科学素质,4月1日,新疆老科协在全国率先建立了老科协老年科技大学并在各地州市老科协设立分校。这是依托自治区科协资源平台成立的具有科技特色的老年科技教育平台,开设了科技课、思政课和健康课,每周四上午授课。第一学期邀请中国老科协孟庆全、孙旭、陈贺能、邹德浩等知名专家和新疆老科协讲师团专家共讲课13个专题24场次,各地州老科大分校通过视频同步上课,受益老年人达到8610人次。形成“以老带老、银龄互助”的教学特色模式,促进了新疆老年群体的继续教育,增强广大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新疆地震局退休干部阮成文说:“听专家的讲座,既了解党的最新政策、国家大事、学到科学知识,又科学引领我们老年人的日常饮食和健康保健等生活方式,非常受用。”

老年科技大学授课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