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新疆老科协老年科技大学邀请中科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李晓讲授《人工智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课程。
李晓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自治区天山领军人才。他长期从事自然语言处理、信息安全、软件设计开发等方面的研究开发工作,先后主持了20多项国家和自治区重大科研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突出贡献者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3项、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

李晓从人工智能的起源、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发展现状分析、发展趋势五个方面深入浅出地讲授了人工智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他在讲述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时说,现在人工智能虽处于蓬勃发展时期,但仍有很多瓶颈问题,如图像识别、语音识别、问答系统、无人驾驶等。
他提出,人工智能的三大要素是大数据、算力、算法,目前人工智能总体处于初级阶段,就是人工智能有智能没智慧、有智商没情商、有计算没算计、有专才没通才,处在从不好用到可以用的技术拐点,距离很好用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最后,李晓用“科学发展是规律,基础研究是基石,应用需求是源泉,学科交叉是路径,宽容失败是开始”来表达在研究人工智能工作方面所需的方法和态度。
听了李晓的授课,学员们深有感触地说,人工智能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越来越多的便利,比如:导航语音识别、语言翻译、汽车车机系统人机交互等。其中,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开发的汉维语言翻译系统,不仅准确率高达98%,而且在电脑和手机上都可以使用。

本次课程在乌鲁木齐主课堂和全疆各地州市分校以及部分县级教学点共有476名学员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