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      发挥优势      老有所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要闻播报
地球母亲故事引发老科大学员遐想
发布日期:2022-10-27 21:33:34   作者:   来源:    阅读:

10月27日,新疆老科协老年科技大学在线授课,题目是《地球生物史与人类进化史》,授课老师为新疆地震局原副局长、巡视员、高级工程师、新疆老科协常务理事、新疆老科大副校长、新疆首席科学传播专家、科普中国专家、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荣获“2015年度中国十大科学传播人”称号的吐尼亚孜·沙吾提。

地球是茫茫宇宙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我们诞生于这个星球,在这里劳作、生息、繁衍,地球是我们的共同家园。我们渴望了解地球的过去,了解地球生物的进化历程,了解我们的远古祖先是如何将生命的火炬传递到我们手中,我们又从他们身上得到了什么样的遗产?面对浩瀚大地,面对自然万象,我们有太多个为什么。

吐尼亚孜·沙吾提从地球诞生的46亿年前讲起,将地球演化和生物进化以及人类起源的往事娓娓道来,使学员进入了一个引人入胜、遐想无限的空间。

吐尼亚孜·沙吾提的课程分“古生物学之点滴”“地球生物史”“地球生物史上物种大灭绝的原因探究”和“人类进化史”。

在讲述“古生物学之点滴”时,他简要介绍了该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介绍了古生物学家是如何知道地质史上某种生物存在和演化过程的蛛丝马迹。

在讲到“地球生物史”时,他讲述了“冥古宙“地球诞生初期的状态。在这一时期,地球由一个炙热的火球用六亿年时间逐渐冷却,形成了稳固的地壳、原始海洋和原始大气,为生物的立足奠定了基础。随后,地球在40亿年前至25亿年前进入“太古宙”,这一时期出现了“先锋“生物——藻类,并不断制造氧气,使地球环境向有利于生物繁衍的方向演化。在25亿年前至5.4亿年前的”元古宙“,地球生物进一步繁盛,晚期海洋里开始出现少量海生海绵体动物和水母及蠕虫等,还出现了硬壳小型动物。在5.4亿年前至4.9亿年前的寒武纪,地球环境更加适宜生命的繁衍,海生动物群大量繁盛,史称“生命大爆发”时期。由此地球生命生生不息,虽然经历了大大小小的“物种大灭绝”事件,但每次都是绝处逢生,生生不息,不断由低级向高级演化。在6550万年前的第五次“生物大灭绝”事件中,恐龙退出历史舞台,哺乳动物登场,最终进化出灵长类,并由此演化出生命的最高形式——直立行走且充满智慧的人类。

在讲到“人类进化史”时,吐尼亚孜·沙吾提介绍说,人类诞生于700万年前,由“奥利恩人”和“图迈人”(600万年前)演化为“南方古猿”(440万年前至100万年前),由“南方古猿”演化为“能人”(250万前至100万年前),从“能人”演化为“直立人”(200万年前至50万年前),从“直立人”演化为“尼安德特人”(20万年前至3万7千年前)和“智人”;而“智人”则是我们的直系祖先。人类曾经多次濒临灭绝,但每次都顽强地幸存下来。命运多舛的人类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和顽强毅力将生命的火炬和进化结果传递给了我们,这是生活在遥远年代的祖先们留给我们的最宝贵遗产。

按照新疆老科协的安排,吐尼亚孜·沙吾提曾在天山南北深入乡村、机关、社区、中小学讲授该课数十场,受到广大受众尤其是中小学生的热烈欢迎。

吐尼亚孜·沙吾提的授课在学员中反响热烈,有学员说:“系统地聆听地球故事还是第一次,非常精彩,非常有意思。听老师的讲课,看课件的照片和视频,非常震撼,有一种看大片的感觉。”

本次课程在乌鲁木齐主课堂和全疆各地州市分校以及部分县级教学点共有5848名学员听课。喀什地区分校听课人数仍然力拔头筹,有4966人听课;全地区除英吉沙、莎车和泽普之外的九个县市教学点以及地区分校实现全覆盖。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