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      发挥优势      老有所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要闻播报
中国老科协科学报告团专家讲授的“转基因食品”知识和“嫦娥5号奔月”故事让新疆老科大学员耳目一新
发布日期:2023-04-01 19:28:06   作者:   来源:    阅读:

330日,中国老科协科学报告团安排王水弟教授、周武研究员专程来疆为新疆老科协老年科技大学授课,王水弟教授的讲课题目是《漫谈转基因食品》,周武研究员的讲课题目是《蟾宫取宝——嫦娥五号奔月的故事》。


王水弟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教授,长期从事集成电路制造工艺技术的研究和教学,曾获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项,2019年获中国老科协奖现任清华大学老科协科普演讲团团长、中国老科协科学报告团成员。周武研究员先后在中国宇航学会、中国宇航出版社和中国航天报社工作30余年,多次获得国家级奖励,现为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二级专务,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普专家组成员,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科普专家委员会成员。

中国老科协为支持新疆老科协办好老年科技大学,决定派出9名专家先后来疆承担本学期的科技课。


转基因工程是一种尖端的生物技术,在提高农作物产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减少农药使用等方面有显著的优势,但在其安全性方面的争论与质疑声也不绝于耳,王教授对此见解让学员们耳目一新。

人类对浩瀚宇宙充满着无限地遐想,离开地球,进入茫茫宇宙,探索深邃的星际,为生存开辟更大的空间,这是人类的梦想。人类深入了解宇宙环境,有些探索是为了地球环境安危的今天,有些是为了子孙后代得以繁衍的明天。地球与她的天然卫星——月球组成一个天体系统,天文学上称之为地月系统,月亮对地球的重要性不亚于太阳。嫦娥奔月的故事让国人梦绕魂牵,嫦娥5号成功的故事彰显了国家的强盛与进步,提振了国人走向未来的豪情与壮志。


王水弟教授的课程从“什么是转基因食品”“什么是基因”“什么是转基因”“转基因技术与杂交技术”“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等五个方面阐述了公众关心的转基因食品及其安全问题。在谈到“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时,他说为改善农作物的某个特定性能而培育出的转基因作物,加工出来的食品是安全的。我们更应该关注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和果实保存、运输过程中吸收某些成分,如化肥、农药、各种激素等等在作物果实表面和内部留存的含量是否对人的健康产生影响。转基因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运用转基因培育高产、优质、高效的新品种,对缓解资源约束、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农产品品质、拓展农业功能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我国把转基因农业技术与载人航天、大飞机同属十六个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之一。


周武研究员的课程从“月球是地球的女儿”“中国月球探测计划”“嫦娥五号取样返回”“蟾宫取宝的意义”等四个方面讲述了中国探月工程的故事。介绍了我国探月工程所走过的奋斗历程,阐述了嫦娥一号到五号的技术飞跃,展示了中国国旗在月面升起的壮丽场景,讲解了从月球带回的月壤对诠释月球以及太阳系奥秘的重要意义。还全面介绍了我国未来探月和太阳系探测计划的宏伟蓝图。

阿勒泰地区分校哈巴河县教学点的学员表示,王水弟教授和周武研究员以丰富多彩知识深入浅出的方法讲授了课程内容,帮助老年人开拓了视野,丰富了知识,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提升,为老年人实现“活到老学到老”的人生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我们要弘扬伟大的科学家精神、探月精神,在决策咨询、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推动科技为民服务等方面更好发光发热。

本次课程共有3766名学员听课,其中主课堂有44名学员听课,全疆各地州市分校和96县级教学点有3722名学员在线听课。

根据新疆老科协的安排,这次来疆的中国老科协科学报告团的两位专家除在老年科技大学讲课外,还将在乌鲁木齐市4所中学讲授4课,在自治区党委老干部局老干部活动中心讲授2课。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