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至27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老科协根据牧民需求,会同州老干局、州科协组织了8名畜牧领域的老科技工作者,先后深入到昭苏、特克斯、新源、尼勒克四个县的农村、企业、合作社,将牲畜现代化养殖技术送到群众家门口,用他们的经验和技术助力牧区乡村振兴。

在昭苏县洪纳海镇乌鲁昆盖村,亚尔买买提和邻居们早早就等在村委会,盼望着老科技工作者们的到来。随着养殖规模的逐步扩大,他感觉自己的知识盲区越来越多。老科技工作者用PPT教学和现场解答的方式,帮助大家解开了心里一直纠结的疙瘩。亚尔买买提和邻居们揣着问题来、带着答案回,喜悦之情挂满脸上。他说:“听了今天的教学指导比吃了一锅羊肉还过瘾。”

在特克斯县特克斯镇金牧阳养殖合作社,老科技工作者为50余名牧民进行了现场技术指导。牛羊下山入圈有哪些注意事项、饲草料如何储藏投喂、冬羔怎样提高存活率,一个个既熟悉又陌生的知识点从专家口中讲出,对照自己以前不专业的饲养方法,让大家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牧民波拉提别克说:“我今年养了100多只生产母羊,今年冬天预计最少能产60多只羊羔,只要能平稳过冬,明年就有一笔可观的收入。今天老专家们带来了新知识,这对我来说太重要了,我有信心把养殖业搞得越来越好。”

此次为期5天的老科技工作者服务活动,让500余名牧民通过现场听课直接受益,后期还将通过电话咨询、视频授课等方式为牧民提供服务,解决他们的急盼愁难事,用科技知识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