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山东省创新驱动发展大会第11期智库论坛--“建新功”新时代老科技工作者人才资源开发智库论坛在济南市举办。论坛旨在共同探讨老科技工作者人才资源开发、老科技工作者作用发挥等问题,为老科技工作者在新时代更好发挥作用提出明确具体、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

本次活动由山东省科协、中国老科协、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主办、山东省老科协承办。山东省科技工作者服务中心协办,论坛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方式举办,老科技工作者工作及人力资源开发研究领域相关专家、省级各市老科协有关领导和专家、老科技工作者代表等200余人参加活动。新疆老科协常务理事、科普专委会副主任、老科大教务长高国英研究员,副秘书长姚红参加论坛。
会上,中国老科协副会长孙建国阐述了学术沙龙在助力科技创新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山东省老科协副会长张体勤对老科技工作者人才资源开发研究进行了回顾与展望。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吴江就深化老年科技人才对现代化建设的支撑作用展开了论述。

高国英代表新疆老科协就创办老年科技大学在论坛作了题为《办好老年科技大学 提升老龄群体科学素质》的报告。她从创办的背景、意义、管理模式、收获和典型案例等方面,介绍了老年科技大学建设经验。她说,“新疆老科协于2021年初创办老年科技大学,4月1日正式开课,在没有可借鉴模式的情况下,不断探索创新,成功地创办了老年科技大学。在自治区办主校,逐步推进到全疆14个地州市办分校,在2022年底前克服疫情带来的种种困难,创新工作思路,用少花钱或不花钱的办法在全疆96个县市区实现了老科大全覆盖,今年部分地区又向社区延伸。截至目前,全疆老科大有1个总校,14个地州市分校、96个县区市分校(教学点),15个社区教学点,已授课96期。学员达6万余人。受众达126598人次。”

在论坛闭幕式上,中国老科协副会长孙建国表示,老科技工作者作为国家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见证者与参与者,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在决策咨询、科学普及、助企创新、科技为民服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我国科技人才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全社会的宝贵财富。希望各地老科协组织与此次智库论坛为契机,充分认识到老科技工作者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相关课题研究作为老科协智库的重点课题进行推进,积极将研究成果转化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