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新疆老科协邀请新疆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孙秀玲在新疆老科协老年科技大学授课,她讲授的题目是《强化中华民族的共同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孙秀玲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新疆意识形态安全协同创新中心、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研究中心主任,现任副校级领导兼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术院长。出版专著5部,主持完成重大项目10余项,2021年获得中国政研会一类研究成果奖、自治区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奖等。
孙秀玲的课程包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科学内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有形有感有效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等三方面内容。

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科学内涵”部分,孙秀玲讲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与发展、深刻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内涵等内容。她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原创性理论成果,其精髓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部分,她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各民族共同维护好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才能有效抵御各种极端、分裂思想的渗透颠覆,才能不断实现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民族根本利益。

在“有形有感有效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部分,孙秀玲阐述了落实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基本任务;深化对政策的理解和把握,处理好四对关系;深化对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历史必然性的认识;深入推进中华文化认同教育,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升少数民族运用国家通用语言的能力等内容。她强调,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
孙秀玲以扎实的理论功底,高超的授课艺术,把课程讲得明明白白、透透彻彻、入脑入心。学员们表示,讲好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故事,讲好中华民族的故事,是我们老同志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孙教授的课程给我们理清了理论层面的认识,以后我们可以言传身教,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故事,引导各族群众既要“口袋里鼓囊囊”,更要“精神上亮堂堂”,为维护新疆各民族的团结做出新贡献。
本次课程主课堂及全疆各地州市分校和96个县级教学点共有7288名学员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