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至8月28日,新疆老科协“2024年新疆银龄科普能力提升项目”第三期培训班圆满结束。新疆老科协会长张国梁、副会长买买提·牙森参加开班仪式,买买提·牙森致辞。参加开班仪式的还有新疆老科协常务理事、科普专委会主任吐尼亚孜·沙吾提,新疆老科协常务理事、科普专委会副主任巴哈尔古丽·库尔班,新疆老科协常务理事、秘书长程远。各地州市、各县市从事养殖技术服务的46名专家参加培训。

买买提·牙森在致辞中表示,举办养殖业生产技术培训班,是新疆老科协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普工作重要论述精神,落实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对“三农”工作部署的举措之一,旨在提高养殖业科技骨干的理论水平和服务能力,打造一支高水平的科技为民服务队伍。这次培训,聚焦做大做强养殖业,邀请了业界有建树的10名专家学者授课,把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介绍给大家,让大家了解最新科技发展动态和技术进步。他说,这次培训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学员们要静下心来,认真学习,做到心无旁骛;遵守学习纪律,不得随意脱课;注意收集学习资料,做好笔记,回去后更好地为社会提供优质科普服务。

本期培训班系中国科协援疆项目——“2024年新疆银龄科普能力提升项目”中五期培训班的第三期,即“科技服务
培训班(养殖业)”,培训内容包括羊、驴、牛、马、驼的养殖技术、提质增效方法和常见病防治等。所授课程包括新疆畜牧科学院饲料质量分析研究室主任、硕士生导师、副研究员张志军的《饲养管理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和《绵羊提质增效培训》;新疆畜牧科学院马属动物研究室主任、博士、研究员肖海霞的《特色驴奶产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新疆畜牧科学院畜牧研究所研究员郑新宝的《牛的养殖、牛羊人工授精》;新疆畜牧科学院兽医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杨学云的《奶牛乳房炎》;新疆畜牧科学院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寄生虫室副主任、博士、硕士生导师刘志强的《羊寄生虫病防控技术》;新疆畜牧科学院畜牧研究所正高级畜牧师玉山江的《马繁殖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新疆畜牧科学院畜牧研究所研究员古丽格娜的《新疆肉羊高效养殖技术》;新疆畜牧科学院兽医研究所正高级兽医师王杰的《兽医临床抗感染药物的合理应用》;新疆畜牧科学院畜牧研究所正高级实验师拉扎特·艾尼瓦尔的《骆驼养殖》。

在最后半天组织的座谈上,学员们踊跃发言,纷纷畅谈学习收获和感想。乌鲁木齐市老科协副会长、高级畜牧师雷
春玲说,我参加了本次系列培训班第一期思政班的学习,感悟颇多,收获满满。我又参加了这次养殖业科技服务培训班,对口我所学习和从事的专业,是我提升自身业务素质的绝佳机会。这期培训班内容丰富,针对性强,授课专家所授知识实用、管用、先进成熟,涵盖了畜牧业研究领域大量的最新成果信息。吉木萨尔县老科协副会长吴秀萍说,这次培训,对于我们提升业务能力意义重大,我们要把学到的知识广为宣传,把这些前沿知识用到今后的科技服务中,为家乡的畜牧业发展贡献力量。喀什地区畜牧工作站的牛志涛说,通过学习,我们掌握了繁殖育种、饲料配比、疾病防控等关键技术,了解了最前沿的养殖方法,这些知识将有效地指导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提升效率,助力畜牧业的发展。

培训班结束前,张国梁会长做了总结讲话。他指出,这期培训班的授课老师是畜牧业顶级专家,学员是各地从事畜牧专业工作的领导和资深畜牧科技工作者。学员们学习很刻苦,讨论也很热烈,很多同志体会很深刻。本期培训班有3个特点,一是课程的设置符合新疆实际;二是针对性强,针对的是畜牧业发展的现状;三是课程设置实用管用。培训班的收获概括起来一是加深了对畜牧业提质增效的认识,二是加深了对科学养殖技术的认识,三是加深了对饲养管理的认识,四是加深了对疫病防控的认识;五是学到了养殖业的最新知识。他要求,学员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八部门《意见》。希望学员们回去后更好地为农牧民服务,带动广大老科技工作者积极参加各地“科技服务团”,为社会做出新的贡献,做到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党,继续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像种子一样生根发芽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