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      发挥优势      老有所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要闻播报
新疆地震局老科协赴克拉玛依研学
发布日期:2024-11-04 22:16:35   作者:   来源:    阅读:

为进一步凝聚银发力量,发挥老科协作用,更好地服务新疆防震减灾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疆地震局老科协于9月2526日组织协会成员赴克拉玛依开展研学活动。

研学之行的第一站是参观克拉玛依地震监测中心站。该中心站市地震局合署办公。听取台站负责人介绍克拉玛依站的基本情况和目前的工作状况后与台站人员进行了座谈,参观了台站的仪器设备和办公场所等。

在座谈中,高级工程师袁文福眼含热泪讲述了当年建台、守台的艰难岁月作为克拉玛依第一代台站观测人员,他们历经磨难,在荒郊野外坚守观测和生活。望着眼前的现代化观测和通讯设备及办公场所,不感慨万分;自治区地震局副局长蔚晓利,现在的克拉玛依地震监测中心站是一代代地震人接续奋斗、艰苦创业的集中体现。他叮嘱台站人员要坚守初心,牢记使命,不忘故人。

在交谈中,老科技人员指出,克拉玛依是一座重要的资源型城市,从2002年开始,克拉玛依油田已跃升为中国西部第一个千万吨大型油田。它的油气资源、设备和城市建筑物等对新疆和全国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因此,全面提升克拉玛依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在现有条件下,如何进一步提升地震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为克拉玛依市的发展建设保驾护航,这是大家需要共同努力的目标。

本次研学之行,重点参观了克拉玛依市展览馆、克拉玛依市防灾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和黑油山研学实践基地等。

黑油山研学实践基地是克拉玛依油田油苗露头的地方,因原油长年外溢形成的一群沥青青丘,因风化形成了现今的黑油山,油质为珍贵的低凝油。维吾尔族老人塞里木巴依是第一个发现黑油山并使用黑油的人。1955年,新疆石油公司在黑油山构造带开钻探井,进而探明白垩纪、侏罗纪的地质情况,由此拉开了克拉玛依油田的建设序幕。

克拉玛依展览馆中主要展示和反映了克拉玛依从史前到二十一世纪各个历史阶段的发展历程,有不同时期的照片、图表、实物沙盘以及上千件模型。院内陈列了克拉玛依油田开发初期使用过的井架、钻机、抽油机和卡车、拖拉机等实物。它们以石油精神为主线,展现了克拉玛依历史上各个阶段的重大事件、历史人物和城市变迁等。

在展馆内,大家站在“冰雕班”的照片前,遥想当年为压制井喷,石油工人在滴水成冰、零下30℃多度的严寒下,冒死压井。“冰雕人”再现了创业者不畏生死的“我为祖国献石油”的壮志豪情。

老科协中有许多成员是克拉玛依油田建设的同龄人。在参观当年石油人工作、生活的“地窝子”时,很多人不禁联想到当年“上山下乡”时的峥嵘岁月。同样,在建设新疆地震监测台站的初期,地震人心系使命、艰苦奋斗,也把青春和汗水挥洒在了天山南北。

站在创业英雄墙和“开拓者”雕塑前,大家睹物思人,一张张照片、一件件实物,无不昭示着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远眺黑油山周围的高楼大厦,夜幕下的“大油泡”(克拉玛依油田第一口油井遗址处的形似油滴建筑物)五彩斑斓、流光溢彩,这些无不印证着创业者的艰辛与不易,才有了今日的幸福安宁与美好家园!

9月26日,研学组一行参观了中国——新疆克拉玛依智算中心。该中心是中国西部唯一一座大型云计算产业园区。中国移动、华为公司等均落户此地。在克拉玛依云计算产业园区的展馆内,工作人员详细地介绍了园区的建设理念、构建框架、建设过程和发展变化等。

通过介绍和学习,大家初步了解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和新时代数字中国建设的整体战略。面对国家“东数西算”的战略布局,大家感到无比的兴奋和自豪,同时也催生了老科技工作者的重整行装再出发、紧跟时代步伐的紧迫感。

    两天的研学之既紧张又充实,通过参观、学习和调研,老科协成员们追忆激情燃烧的岁月,重温感天动地的石油精神,感受日新月异的科技创新,进一步开拓了视野,增强了传承防震减灾事业的责任担当。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