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新疆老科协老年科技大学第四学年第二学期结业。老科大第四学年的收官之课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邓铭江讲授。
新疆老科协会长张国梁,常务理事、副校长吐尼亚孜·沙吾提、巴哈尔古丽·库尔班等与广大学员一起聆听了课程。常务副会长、老科大校长魏生贵主持并对本学期的课程进行了小结。
邓铭江系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自治区科协主席、干旱区水资源及水利工程专家、新疆农业大学名誉校长。他授课的题目是《新疆发展新格局中的新模式》。

邓铭江的课程分“历史背景”“空间定位”“发展模式”“结语”等部分。
在第一部分,邓铭江讲述了“世界边疆研究”“中国边疆研究”“大国水利塑边”等内容。他说,纵观世界各国,在其疆域范围内,具备可以称之为边疆地区的,除中国外,唯有俄罗斯和美国。将中国边疆的发展放到国际视野中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对于完整理解、准确贯彻中央“治疆方略”具有重要的学术引导意义。
第二部分为“战略规划”与“战略定位”。邓铭江指出,新格局中,新疆空间发展有三个定位:一是“一带一路”双核心区定位;二是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发展定位;三是“深陆通道”“陆海统筹”的功能定位。经过20年的努力,西部地区的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仍然存在“五个依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巩固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地区发展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稳定国家安全责任依然繁重;现代化建设基础依然薄弱。
第三部分包括“发展沿革”“发展转型”“发展模式”等内容。在发展模式部分,他详解了“生态经济枢纽区建设模式”“联动化、联通化、市场化耦合的开放模式”等概念的定义、内涵等。他指出,发展产业经济就是要创建生态经济枢纽区,发展生态经济,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之路。要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确定的“三基地一通道”战略定位和发展“十大产业集群”的目标,全面建成与现代化强国相适应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本学年第一学期主校授课15课,受众108712人(次),校外授课10课,听课人数为2196人(次);本学期共计授课25课,总受众达110908人(次)。
本学年第二学期主校授课15课,受众107780人(次),校外授课23课,听课人数为5710人(次);本学期共计授课38课,总受众达113490人(次)。
2024学年总计主校授课30课,受众216492人(次),校外授课33课,听课人数为7906人(次);本学年共计授课63课,总受众达224398人(次)。
新疆老科协于2021年4月在全国率先创办老年科技大学,目前已完成8学期的教学任务,主校累计授课146课,受众人数达549536人(次);课外授课98课,受众23012人(次)。教学机构已覆盖14个地州市和96个区、县、市,并已逐步向社区延伸,全疆登记学员88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