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至13日,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老专家地方行”走进新疆哈密。来自中国东方电气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中国科学院、中国机械研究总院集团、中国煤炭科工集团等单位的10余位专家参加调研。中国老龄协会副会长王绍忠、中国老科协副会长李健、新疆老科协会长张国梁等出席活动。
专家们先后考察了石城子光伏产业园、金风风电设备有限公司、吉泰低阶煤利用研究有限公司等企业,并在考察调研的基础上,就哈密市如何科学制定“十五五”规划、如何加快推进新能源产业、煤化工产业、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等建言献策。
曾多次参与国家有关规划制定工作的中国老科协副会长、武汉大学原党委书记李健,机械工业经济管理研究院原院长孙伯淮,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任务局原局长王越超等专家认为,科学制定“十五五”规划,对哈密未来5年的发展至关重要,建议在做规划时,一是站位要高,不但要着眼哈密在全疆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还要考虑哈密作为一个能源大市,怎么为全国的能源安全作出更大贡献;二是要有前瞻性,要充分考虑未来5年国际国内形势可能出现的变化,包括有利变化和不利变化;三是在布局上要有纵深,要统筹考虑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新兴产业的加快发展和未来产业的超前布局;四是要向新而行,把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放到突出位置。
“把发展新能源及与之相关联的储能产业、氢能产业、算力产业、能源装备制造业等,作为哈密市未来5年产业转型升级的重中之重”。这一建议出自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原董事长王计、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原院长李新亚、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原副院长李明等专家。他们认为,哈密市发展新能源产业有巨大优势和巨大潜力,应进一步加快“四个发展”,推进“四个融合”,即加快发展储能与氢能产业,推动新能源发电与储能、氢能产业的融合;加快发展算力产业,推动绿电产业与算力产业的融合;加快发展与新能源相关的装备制造业,推动新能源产业与装备制造业的融合;加快发展绿电直连,推动绿电供应商与用电大户的融合。李健还建议把建设世界级新能源基地作为哈密市未来发展的新目标。他算了一笔账,哈密市目前新能源发电的装机容量,已经超过三峡电站,通过进一步发展新能源产业、打造新能源产业集群,未来完全有可能成为一个世界级的新能源基地。
哈密作为国家五大煤制油气战略基地之一,是国家级现代综合能源产业化示范基地。中国煤炭科工集团首席科学家申宝宏、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原所长王建国等专家建议,哈密要统筹做好新能源和煤化工两篇大文章。他们认为,哈密的煤是富油煤,特别适合用于生产人造油气和大宗化学制品,发展煤化工要重点朝这个方向发力。申宝宏说,煤炭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随着东中部地区的煤矿因资源枯竭陆续关闭,煤炭生产的重心正在逐步向西转移,新疆煤炭资源是中国不可再生能源的最后战略储备,在开发利用上,一定要精打细算。
“老专家哈密行”得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自治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第一时间在老专家哈密行的情况汇报上作了批示。哈密市委、市政府和企业也给予了高度评价。市领导表示,中国老科协举办的这次活动,是给正在研究制定“十五五”规划、谋划今后5年如何发展的哈密市,送来了一场“及时雨”,产生了很大反响。
(林军)